園林景觀設計中對于地形的處理
園林地形是指一定范圍內承載樹木、花草、水體和園林建筑等的地貌特征,在現代的園林設計中一般將園林綠地分自然式、平板式、臺階式以及混合式等幾種微地形模式。
在造園工程設計中,合理的地形處理有利于豐富造園要素、形成景觀層次,實現加強園林藝術性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。就此,青島園林設計根據多年研究,根據其功能對不同地形的規劃模式提出以下處理原則:
1、因景制宜,融建筑于自然景色與地形之中
地形景觀要與景園建筑景觀相協調,以消除建筑與環境的界限,協調建筑與周邊環境,使建筑、地形與綠化景觀融為一體,體現返璞歸真、崇尚自然、向往自然的心理。
2、以小見大,適當造景
地形的高低、大小、比例、尺度、外觀形態等方面的變化創造出豐富的地表特征,為景觀變化提供了依托的基質。在較大的場景中需要寬闊平坦的綠地、大型草坪或疏林草地,來展現宏偉壯觀的場景;但在范圍較小的場景中,可從水平和垂直兩維空間打破整齊劃一的感覺。通過適當的微地形處理,創造更多的層次和空間,以精、巧形成景觀精華。
3、結合自然地形、充分體現自然風貌
自然是很好的景觀,設計時應結合景觀的自然地形、地勢地貌,體現鄉土風貌和地表特征,切實做到順應自然、返樸歸真、就地取材、追求天趣。
小編:wxy